实事求是的河间献王刘德:有才是危险的

  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个儿子,十六岁的时候被封为河间王。西汉前期的诸侯王,为非作歹的不在少数。要么力量足够强大了,就举兵称帝。要么就为害一方,祸害百姓。史书中记载了大量西汉前期诸侯王的禽兽之行。但是,刘德却是个另类!

  《汉书》中称刘德“好学修古,实事求是”,他自幼喜好读书,尤其是对儒家经典,达到几乎痴迷的程度。到了封地以后,刘德利用各种机会搜罗图书。西汉前期,经历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后,民间图书十分罕见。秦始皇焚书令中重点查抄的《诗》《书》“百家语”,更是难得一见。刘德为了搜罗图书,不惜重金!谁要是把自己的藏书拿来给他,他不仅赏以重金,而且还派人抄写一部,把原书留下,抄好的副本还让人家带走。

  当时,除了刘德,淮南王刘安也聚集了大量图书。不过相对来说,刘德所收集的图书质量更高。不仅常见的儒家经典,先秦诸子,他基本搜罗齐备,就连汉朝皇帝所没有的《左传》、《毛诗》等作品,刘德也都得到了。为了鼓励对儒家经典的研究,刘德还在河间王国设立了《左传》、《毛诗》的博士官。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看到这些先秦典籍,在很大程度上,都是刘德的功劳!